top of page

「京港戲曲文化交流暨社區推廣計劃」2013

2013年5月,新青年論壇、中國戲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龍願兩岸交流中心及亞洲商略學會合辦「京港戲曲文化交流暨社區推廣計劃」活動。活動旨在推廣中國戲曲,促進京港文化交流,以及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國戲魅力。新世紀論壇以贊助者的身份,全力支持是次活動。

 

活動主打劇目是中國戲曲學院畢業生演繹的「五劇種哲理大戲」:《秀才與劊子手》,在香港浸會大學大學會堂Academic Community Hall公演。公演十分榮幸邀請到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校長吳清輝教授、香港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太平紳士、香港演藝學院華道賢教授 Prof WALTER, Adrian, AM出席開幕酒會並觀賞演出。

 

《秀才與劊子手》是一個富怪誕色彩的黑色喜劇,探討清末廢除科舉和酷刑後,秀才和劊子手面對的轉變。劇目曾獲得2004——2005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劇本獎第一名。

 

是次表演由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王永慶、喬慧斌老師指導,09級戲曲導演本科班全體學生聯合舞美系、京劇系和音樂系等師生負責。同學們精湛的演出不僅展現了中國戲曲古今交織,當中包含了黃梅戲,豫劇,京劇,粵劇和高甲戲五個劇種,大膽創新的新風貌,更為香港觀眾營造生動而深刻的藝術體驗。

自由体实验戏曲《秀才与刽子手》獲獎情況:

在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展演中,导演系代表学院获得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展演唯一的也是三年才评出一个的特别贡献奖。

 

自由体实验戏曲《秀才与刽子手》获得优秀剧目展演创新剧目大奖,中国戏曲学院获得最佳出品单位奖、最佳演出单位奖,周龙副院长获得最佳出品人奖,导演系主任冉常建获得最佳制作人奖,剧作家黄维若先生与导演系青年教师王永庆共同获得编剧金奖,导演系副主任乔慧斌与王永庆获得导演金奖。

 

2009级戏曲导演班全体同学获得集体导演奖及个人导演奖,2009级戏曲导演班王文强、钱隆兩名同学成为历届全国戏剧文化奖最年轻的表演金奖获得者,郭瑞娜、郝丽媛、高晓琍、李尚埔、史挺、林熙蕾等6名同学获得表演银奖,王川、白哲文、孙啸、林丹萍、钟鑫磊等5人获得舞台美术银奖。总共集体和个人奖项二十三个之多,足以显示出这部戏的受重视程度和优秀。

 

主演及製作班底包括一眾龍願人,如2012屆龍願的王文強同學、郭瑞娜同學和元玉同學。

籌委心聲

談及舉辦該活動的初衷,主籌委之一香港城市大學的姜蘇航同學表示,作為一名身處其中、並且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生,當她看到喜歡聽流行音樂的人遠多過中國傳統民族音樂,學習西洋樂器的人遠多過學習中樂的,校內中國文化講座鮮有人問津時,感到非常難過和痛心, 所以他們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慢慢培養形成青年人的戲曲的欣賞品味,從而慢慢的愛上傳統文化。

籌委點評

基於著名劇作家黃維若的劇本《秀才與劊子手》進行了戲曲的改變。該自由體實驗大戲在藝術形式方面既保留了戲曲本身最精華的程式性、歌舞虛擬性特點,又大膽展開思路、發揮想像、勇於創新。打破“一個劇種演到底”的常規表演模式,首次嘗試“以角色性格定劇種”,形使得一場戲中同時出現廣東粵劇、安徽黃梅戲山西晉劇三種,更加入了流行音樂舞蹈比如《藍精靈》這樣的元素。所以當去年的12月他們第一次公開演出的時候,當時的評價真的是好評如潮、但差評也是層出不窮,很多傳統的戲曲名家以及愛好者是不能夠接受這種形式的演出的,覺得它土不土洋不洋的,根本不是發展傳承,而是一幫小孩子的瞎胡鬧和搞破壞。

延伸評論:

“實驗室”與“歌劇院”之爭:由《秀才與劊子手》談香港戲曲文化發展

浅谈我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

 

​媒體報導:

文匯報:《秀才與劊子手》浸大首演[2013-05-04]

​太陽報:清新雋永:為粵劇注入活水

主辦機構相關回顧:

京港戲曲文化交流計劃-中國戲曲學院「秀才與劊子手」來港首演活動回顧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