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京台港青年戲曲交流暨社區推廣計劃」2014

2014年新青年論壇、龍願兩岸交流中心以「立足傳統文化,推廣當代戲曲」為主題,把2013年的「京港戲曲文化交流暨社區推廣計劃」延伸至「京、港、台戲曲文化交流」。活動邀請北京的中國戲曲學院、香港的香港演藝學院和臺灣戲曲學院參與,成為首創的京台港兩岸三地青年戲曲文化交流活動,讓三地頂尖的藝術學府通過這個平台,有機會彼此學習與交流在弘揚傳統文化和藝術以及創作、實驗方面的經驗,推動戲曲文化的發展。

 

京、台、港戲劇界專業交流活動:《當代中西戲劇文化的歷史性碰撞與跨文化對話》座談會

 

 

活動首先在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舉行兩岸三地學者《當代中西戲劇文化的歷史性碰撞與跨文化對話》座談會。台灣戲曲學院副校長蔡欣欣博士、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副主任喬慧斌副教授、香港演藝學院戲曲學院候任院長毛俊輝先生、新世紀論壇召集人兼香港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太平紳士、龍願兩岸交流中心主席陳嘉敏女士和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盧健英女士等皆親臨與會,並發表論述。

 

臺灣戲曲學院蔡副校長欣欣於會上發表《臺灣戲曲創新與傳統的演藝歷程》,讓與會者對於臺灣重視校園戲曲推廣,有更深入的認識與見解。

另外,臺灣戲曲學院進修推廣組馬薇茜組長及中國戲曲學院呂鎖森教授等人在香港大學蔡啟光先生邀請下,至香港坑口戲棚觀賞「錦昇輝劇團」演出,觀摩最具代表的粵劇戲棚文化,與香港同行進行專業交流。

戲曲文化社區推廣饒宗頤文化館、英皇書院戲曲工作坊

兩岸戲曲學院師生在饒宗頤文化館舉行「戲曲推廣工作坊——戲劇多面向交流」,另外拜訪英皇書院,為高中學生舉辦兩岸戲曲欣賞課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向香港的中學生推廣戲曲文化。

觀摩香港演藝學院30周年校慶演出《馴悍記》

 

5月8日晚上,中國戲曲學院和臺灣戲曲學院師生觀摩了香港演藝學院30周年校慶演出劇碼《馴悍記》。該劇改編自莎士比亞著名喜劇《馴悍記》,由香港演藝學院薛卓朗教授和胡芝風教授共同導演,是香港演藝學院各院系通力合作的一台大戲,展現了中西方文化精髓的創新和融合。觀摩結束後,兩院師生就該劇的創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京、台、港戲劇公演:莎士比亞改編戲劇——《馬克白》(自由戲曲)

 

2014年戲曲公演以“沙翁百年誕辰‧中西戲曲交流”為主題,演出假香港北角新光戲院大劇場舉行,由京、台、港三地三間戲曲頂尖學府(中國戲曲學院、臺灣戲曲學院及香港演藝學院)上演多場精采的摺子戲。香港演藝學院、台灣戲曲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均帶來本校「保留劇目」:香港演藝學院呈現由崑曲移植的《西廂記之佳期》;中國戲曲學院演出《小商河》、《天女散花》和《狀元媒》;台灣戲曲學院則以帶來歌仔戲《安童買菜》和《益春留傘》,同學們更在現場說起廣東話和台下觀眾互動。

 

公演的重頭戲則是中國戲曲學院主演的莎士比亞改編戲劇——《馬克白》(自由戲曲),為戲迷帶來全新感覺。

 

「馬克白受到良心譴責,幻覺被他害死的陰魂出現,攪纏得他心神錯亂,直至崩潰而死。演員嗓子亮,底功厚,搶背、吊毛、僵屍等毯子觔鬥功夫半點不含糊,隱約見到傳統京劇《打金磚》、《伐子都》處理人物的手段。幾個飾演鬼魂的,未至於表演噴火,卻也來個「討好」的變臉特技。大抵這就符合了大會「立足傳統文化,推廣當代戲曲」的目標吧。」

 

---《地方戲個性哪裏?》 - 信報C05 | 文化評論 | 一台風景 | By 張敏慧 (27-05-2014)

 

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也特意出席支持今次活動,於演出前與京、台、港一眾演員會面及致勉辭。梁振英致辭時表示,今次活動促進兩岸三地的戲曲交流,別具意義。其後逐一與演員握手及合照留念。

相關媒體、機構報導:

國際線上專稿:京港臺青年戲曲表演者聚首香江 推廣傳統戲曲加深文化共識

國際在線專稿:京台港青年戲曲計畫在港閉幕 特首盼戲曲藝術齊傳承

大公報:京台港青年戲曲計劃啟動 藉秦腔歌仔戲等劇種交流演出

​大公報:京港台青年戲曲計劃閉幕「自由體」戲曲《馬克白》壓軸演出

​信報:《地方戲個性哪裏?》

​臺灣戲曲學院:本校參加「京港臺青年推廣傳統戲曲活動」香港特首梁振英特別與會致意

中國戲曲學院:我院师生应邀赴香港参加京台港青年戏曲交流和学术交流活动

bottom of page